电竞并非仅是游戏,首届电竞专业毕业生正面回应争议
栏目:立博体育 发布时间:2025-10-05

电竞非单纯游戏,首届电竞专业毕业生以实践回应疑虑

随着“电子竞技”成为高考志愿选项,

兴奋者欢呼:“终于等到了!”

迷茫者困惑:“这也能学四年?”

更有质疑之声——“玩游戏也能拿学位?”

近日,首都体育学院迎来了首届电竞专业本科毕业生,他们用实际行动回应了社会的疑问——电竞专业,远非“玩玩而已”。

该专业不仅不培养职业选手,更致力于为行业输送具备运营、管理、传播等多方面能力的复合型人才。

竞运动

在他们的课程表中,我们看到的是体育产业概论、电竞品牌市场化运营、体育社会学、运动心理学、主持与解说、游戏编程基础、数据分析、经济学原理等多元化的课程组合。

首都体育学院电竞专业教师与毕业生合影

深入了解电竞专业,你会发现其课程体系涉及面极广,涵盖体育学、管理学、经济学、传播学等基础学科,并通过特色交叉拓展课程,助力学生全面发展。

数字体育研究中心主任潘若恬指出,电竞虽源于游戏,但其本质是竞技体育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,从业者需具备坚实的体育理论基础、数据分析能力及文化传播素养。

在四年大学生活中,电竞专业的学生积极参与实践,亲临各大电竞比赛现场,深入了解电竞赛事的筹办流程和运营模式,加深对电竞产业的理解。腾讯、京东、联想等企业也成为了他们的实训基地。

学生在实践中尝试设计游戏产品、挑战赛事主持、撰写电竞俱乐部的商业计划书,找到了未来的努力方向。电竞行业的规范化发展,同样需要专业知识的年轻力量。

“打游戏”也能学出“真本事”?面对家长和朋友的疑问,首都体育学院管理与传播学院院长王庆伟强调,关键在于区分游戏与电竞运动,后者是将游戏经过改造、创新、体育化演绎,形成具备体育属性和对抗特征的电竞运动。

随着电竞文化的普及,电竞成为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,以及国际奥委会推出电竞奥运会,人们对电竞的了解不断加深,电竞专业的热度也随之攀升。北京、上海、广州等地的高校纷纷开设电竞专业,许多考生甚至将电竞作为第一志愿。

《2025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报告》显示,2025年,中国电子竞技用户规模达4.9亿人,产业实际销售收入275.68亿元。全国多地加快电竞产业布局,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。

业内人士认为,电竞产业正处于关键突破期,人才缺口巨大。电竞专业强调知识结构的复合性,从业者需具备实践经验与国际化视野。

从业者需具

记者:李春宇、鲁畅、张晨霖

图片:侯昭康、胥冰洁、颜麟蕴

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